• 报业集团广告部
    专业 快速 低价
  • 联系电话
    400-6055-150

省级党报优秀论文:发挥好“链主”作用 助力制造业振兴升级

李国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培育省级重点产业链,加快制造业振兴升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注入新动能。而在“链长制”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好“链主”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要把“链式思维”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企业是构建产业链的主体力量,“链主”企业更是产业链的“牛鼻子”。加快培育“链主”企业,可以引领产业链发展方向,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进而促进新动能快速成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作为“链主”企业,首先要树立“链式思维”,争当引领产业链循环畅通的“架构者”,用敏锐的市场嗅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以及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深化产业链分工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有序发展。

目前,我省确定了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以铜基新材料产业链为例,主要围绕“铜矿采选——铜冶炼——铜材料加工——终端产品”相关环节成链,“链主”企业为中条山集团。该企业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铜联合企业,在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中,立足当好“链主”企业,以链式思维加强企业内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多链协同,“从一吨矿石到一张铜箔”全链条发力,持续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升级、有效延伸,形成以上游原料制造、中游铜冶炼、下游铜精深加工的环节完整、可控、回旋空间充足的产业链条,基本实现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提升了铜基新材料产业现代化水平。更好推动产业链发展,一是夯实资源基础,在上游强链。加大矿山深边部资源勘探力度,推进相关项目建设,积极走出去,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积极谋划布局再生铜资源利用产业,发掘铜的“城市矿山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二是冶炼技术升级,在中游补链。建成侯马北铜年处理铜精矿80万吨综合回收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提高铜及稀贵金属回收率,实现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同时构建稀贵金属研发、中试、产业转化和企业孵化等完备的产业创新发展体系。三是向中高端跃升,在下游延链。实施北铜新材料年产5万吨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200万平方米覆铜板等项目,投产达效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实现进口替代,同时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解决企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延伸不够等问题。

从我省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实践看,“链主”企业要坚持聚焦主业,瞄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因地制宜开展产业链布局,引领现代化产业链发展。同时,要统筹内外部资源,发挥“以大带小”作用,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供需精准对接,带动中小企业深度入链、融通发展,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链主”企业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协同创新、注重开放创新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带动产业链整体价值能级提升,不断形成竞争新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新活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作为“链主”企业,要强化创新责任担当,着力推进高质量的联合创新,牵头或参与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和联合创新主体,协调各类创新主体展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以“链主”企业自主创新带动全产业链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开放创新全面提升的发展路径,释放协同创新耦合效应。以中条山集团为例,近年来以铜基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为牵引,联合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产业链企业与铜基材料应用企业,开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领域的先进铜基新材料基础研发,在高导高韧性铜合金、先进铜基复合材料、高精度铜、超薄箔材等高端前沿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同时将成果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打通企业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及新兴产业领域的堵点。目前,中条山集团形成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以专业平台为紧密层、以产学研合作单位为外延层的技术创新力量,创新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产业链上,以“链”聚势,做好延链强链补链大文章,抢占发展新赛道。要以创新延链,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速产业迭代与创新,推动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模式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要以创新强链,沿着产业链开展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实现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要以创新补链,精准突破产业“卡脖子”“堵点”“断点”等薄弱环节,面向上下游重点环节强化科技攻关,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实现内生性增长。

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必须以此为方向,引导“链主”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

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把握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机遇,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建设智能工厂。近年来,中条山集团利用物联感知、信息集成、大数据分析、移动应用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两化融合”,搭建统一的智能工厂平台,实现企业智能化运营管理,推进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工业数据集成共享的数智化转型。下一步,要强化“链主”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精益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落地更多典型应用场景,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造更多“链主”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新型工业化是绿色的工业化,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深入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聚焦可持续发展,围绕“双碳”目标,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引导“链主”企业率先脱碳、减排,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加强绿色装备推广,加快绿色高效环保装备更新改造,推动用能设备能效升级,通过绿色生产、“数字赋绿”等方式,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节能降碳。鼓励“链主”企业开展碳足迹追踪分析,推动全生命周期绿色化产业链建设。积极利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实现全产业链价值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构建绿色供应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总之,“链主”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领头雁”,要坚持示范引领、强化高效协同,积极发挥聚合带动效应以及技术、资源、人才、规模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与链上企业同心、同创、同进、共同发展,着力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交流、资源共享共建、优势能力互补,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形成产业链有序竞合新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山西日报》


推荐阅读:

经济日报如何快速投稿理论文章?

如何在宁夏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新乡日报》理论版怎么投稿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