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扬科协 记者 杨宝岭 邱凌) 11月14日上午,2025江苏科技学术大会在扬州开幕,来自省内外的院士专家、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科创动能。在现场,王广基、丁建宁、张巍、乔旭、蒋志勇等5位专家被聘请为扬州“613”产业链首席科学家,以高端智力支撑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按下“加速键”。
当前,扬州坚定不移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方向,精心打造“613”产业体系,即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6大主导产业集群,深耕航空、工业母机及机器人、生物医药等13条新兴产业链。
此次扬州聘请的5位产业链首席科学家“咖位”十足。王广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丁建宁,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扬州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乔旭,曾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导,中国化学化工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张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南京计算机学会理事长;蒋志勇,江苏省船舶先进设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中心主任。他们分别坐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型光储、高性能合成材料、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及服务和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等5条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作为2025江苏科技学术大会的议程之一,当天下午,我市还举办资政交流会,邀请“613”产业链首席科学家们围绕产业发展痛点、科创能力提升等议题建言献策。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高度认可扬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路径。他建议,扬州应深化与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强化政府重点支持、创新产业发展方向,抢抓“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王广基表示,将充分调动中国药科大学的技术力量,全力支持扬州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全省1—9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3%,而扬州在这一领域表现亮眼,增速跻身全省前三。”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及服务产业链首席科学家、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张巍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扬州市委、市政府对产业链建设的持续深耕。随后,她从教育领域信创应用市场开拓、信创人才招引培育、AI产业加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为扬州信创产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大会上,江苏稻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卫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扬州企业获2025年“科创江苏”院士专家创新中心建设单位授牌。未来,随着产业链首席科学家的上岗,类似的创新平台也将会越来越多,围绕了解企业需求,全力集聚高端智力资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来源:《扬州日报》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