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康复医院 成蕾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因其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而备受关注。当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坏死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急性心梗的症状与识别
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胸痛、心前区压榨性感觉、气短、胸闷,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丧失。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心肌正在遭受严重损伤,需要立即就医。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无典型胸痛表现,而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颈部或下颌疼痛等,这增加了识别的难度。因此,对于任何疑似心梗的症状,都应高度警惕,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急性心梗的护理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发病后,应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助于心功能恢复。家属应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如进食、排便等,并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以减少患者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高胆固醇、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腹胀和便秘的发生。建议选择低胆固醇、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同时,应保证患者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防止因腹内压急剧升高而引发意外。
心理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往往伴有紧张、焦虑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肌负荷和心肌耗氧量,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舒缓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以及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遵医嘱治疗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等,以改善心肌缺氧、耗氧情况,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同时,根据病情需要,可能需要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急性心梗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急性心梗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此外,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干预。
对于已经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同样重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体康复。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于预防心梗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大河健康报 》( 2024年11月05日 第 A11 版)